治療癌症也必須「投資」有道
治療癌症也必須「投資」有道
近年,提起癌症治療,不少人的第一個反應是:「很昂貴」。作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,陳亮祖醫生不諱言,近年藥物推陳出新,每月藥費動輒數千至數萬元,對低收入甚至中產患者及其家庭而言,的確會造成沉重負擔,「正因如此,部分患者可考慮選擇採用高質素的非專利抗癌藥物,以節省部分藥費,同時也能預留作其他治療用途。」 陳醫生透露,過去曾有患者在短時間內耗盡所有積蓄,甚至不惜賣樓、借貸,為的就是繼續治療,「但此種種肯定會對患者及其家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,有些患癌的父母更對自己花掉留給子女的教育基金而萬分自責!」
積蓄孤注一擲 或致無法負擔日後治療
正因如此,陳醫生表示,患者在選擇治療方案時,除了治療成效外,更必須以「投資」的角度出發,「我所說的『投資』,是指如何利用有限的積蓄,應付漫長的治療過程。患者必須謹慎考慮是否把全副積蓄『孤注一擲』在首輪的治療上,因為一旦醫生日後判斷患者須要長期用藥,或者日後不幸復發,便可能無法承擔,等於白白放棄了日後的治療機會。」 「因此患者在與醫生商討治療方案是,應行得更長遠,不僅為眼前的病情著想也要考慮日後可能出現的治療機會,所需花費,才能精明地對抗癌症。」
非專利抗癌藥物價格相宜 減輕患者負擔
幸而,隨著一些原廠抗癌藥物的專利已過,近年醫藥界積極研究出一些高質素、有效、安全的非專利抗癌藥物,不論對患者抑或整體醫療系統,都帶來莫大裨益,「非專利抗癌藥物一般較原廠抗癌藥物便宜約三至四成,患者可以把節省起來的積蓄,用於延長治療時間,或留待日後一旦不幸復發時使用。」 以現時肺癌患者最常用的化療藥物為例,近年已有非專利抗癌藥物出現,患者每個療程可減少數千元藥費,「雖說是非專利抗癌藥物,但很多均是由外國知名大藥廠製造,質素能夠得到保證。」 陳醫生最後提醒患者及其家人,面對癌症,應保持冷靜,為日後情況作出多方考慮,才能作出最精明的抉擇。
陳醫生以現時本港常見的癌症一肺癌為例,「隨著基因醫學的出現,肺癌已可分為不同類型,醫生可按基因測試結果,為不同類型腫瘤的患者,作出針對性的治療,從而提升療效。」 舉例說,若患者被診斷腫瘤出現一種稱為ALK基因突變,便須服用針對性的標靶藥物,「其成效相當理想,但問題在於,患者每月須支付約5至6萬的藥費,而且為控制病情,患者可能須要一直用藥,當中的負擔可想而知。」
化療月花過萬 非一般家庭可負擔
至於針對一些沒有基因突變的肺癌,現時醫學界會採用新一代化療,成效頗理想,「雖然化療較標靶藥物便宜,但若患者採用化療藥物,每月亦可能要花上過萬元,並須持續多月、甚至整年用藥,也非一般市民可以負擔。」 陳醫生坦言,隨著醫學進步,雖然不少癌症患者的存活期已大大延長,但其他問題卻伴隨而來,「在不少個案中,患者必須持續用藥,代表他們每月也要支付藥費,在他們未必能如常工作的情況下,必然造成很大財政壓力。」
新藥物延長存活期 卻須面對病情惡化的可能性
另一問題是,對於晚期癌症,即使患者存活期延長,他們仍要面對病情惡化的問題,「在過去尚未有有效藥物的日子,患者可能只能存活數月便離世,但現在,部分患者的存活期可以以年計。不過,腫瘤是很『狡猾』的,時間一久,它對起始有效的藥物產生抗藥性,患者須要採用其他藥物,進行二線、三線甚至四線治療!」
真實個案
60多歲的周先生有吸煙習慣,年多前出現久咳不癒、氣促的情況,經檢查後,發現他兩邊肺葉有多粒腫瘤,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。 「當時,醫生說我的腫瘤並無出現基因突變,應該選用化療藥物。但原廠化療藥物並不便宜,前後共6個療程,每次療程2萬多元。雖然,接受治療後,病情明顯好轉,但數月間,存款便『蒸發』了不少,令我不禁感到憂心。」 按國際研究建議,周先生在病情好轉後,應繼續長時間用藥作為「維持治療」,以減低病情惡化的機會。不過,周先生擔心醫藥費會對自己及家人造成沉重負擔,因此對是否接受「維持治療」始終猶豫不決。 幸好,周先生所採用的化療藥物專利期已過,本港剛引入美國藥廠所產生的非專利藥物,藥費僅為原先的約六成,經過醫生詳細解釋,周先生決定選用非專利藥物。「正正因為這種非專利藥物的出現,減輕了我的負擔,也能多留一點錢旁身,所以我決定把握進行『維持治療』的機會,否則等於白白浪費穩定病情的希望。」 周先生至今仍然接受「維持治療」,進度良好,「我現在有一定信心,即使復發,我經濟上也有能力,採用其他藥物,繼續對抗肺癌。」
Comments
Post a Comment